項目 概況 |
項目名稱 |
鄂托克旗建元煤焦化公司建元煤礦安全現(xiàn)狀評價報告 |
||
項目地址 |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鄂托克旗棋盤井鎮(zhèn) |
|||
項目所屬行業(yè) |
煤炭開采業(yè) |
評價類型 |
安全現(xiàn)狀評價 |
|
項目簡介 |
項目基本情況: 礦井生產(chǎn)概況 一、開拓系統(tǒng) 1、開拓方式 煤礦井田內(nèi)賦存可采煤層4層,即5、8、9、16號煤層,平均厚度分別為0.90m、2.46m、2.18m、5.69m。其中9號及16號煤層為礦井主采煤層。 礦井采用立井單水平開拓方式,布置主井、副立井、2號副立井(原建元礦主井)、回風立井計4個立井井筒,分布兩個工業(yè)廣場,即利用原建元一礦工業(yè)廣場(布置有1號副立井、2號副立井、回風立井),另外在工業(yè)廣場西北約15km處新布置主井工廣場,其中主立并擔負礦井媒發(fā)提升任務,兼作進風井;副立井擔負礦井材料、設備人員等輔助提升任務,為礦井進風井及安全出口;回風立井擔負礦井回風任務,兼作安全出口。 副立井井底車場為刀把式環(huán)形布置,車場內(nèi)調車采用蓄電池電機車調車方式,目礦井開采9號、16號煤層。全井田劃分1個水平,水平標高+1060.5m,布置于9號煤層,16號煤開拓系統(tǒng)依托9號煤系統(tǒng)。 2、主要巷道布置 沿9號煤層頂板布置三條下山,即回風下山、運輸下山和輔運下山;其中9煤運下山通過上倉斜巷、井底煤倉與新建主井聯(lián)系,9煤輔運下山直接與井底車場聯(lián)系,9煤回風下山通過回風大巷與回風立井聯(lián)系,形成一采區(qū)9煤開拓系統(tǒng)。 16煤大巷通過石門、斜巷與9煤大巷聯(lián)系,形成16煤開拓系統(tǒng)。目前16煤大采用“雙巷制”,布置16煤運輸(軌道)下山及16煤回風下山,其中16煤運輸(軌道)下山通過+950m車場、+950m軌道石門、軌運聯(lián)絡巷聯(lián)系9煤軌道下山,通過16煤運輸斜巷及運輸聯(lián)絡巷聯(lián)系9煤運輸下山,形成16煤主運及輔運系統(tǒng)。16煤回風下山通過回風斜巷聯(lián)系回風立井井底聯(lián)絡巷,形成16煤回風系統(tǒng)。 3、采區(qū)劃分和開采順序 全井田共劃分5個采區(qū),首采范圍內(nèi)分水平劃分采區(qū),采礦證首采范圍內(nèi)棋盤井道斷層以南(原建元一礦以南)的三角區(qū)域為一采區(qū),一采區(qū)西側至井田23號拐點為采區(qū),二采區(qū)西側為三采區(qū),三采區(qū)與井田西部之間為四采區(qū),采礦證首采范圍內(nèi)棋盤井逆斷層以北為五采區(qū)。 采區(qū)依序開采,順序為一采區(qū)-二采區(qū)一三采區(qū)一四采區(qū)→五采區(qū)。 礦井開采順序為煤層下行式,采區(qū)前進式、工作面后退式。 4、主要硐室 副立井井底車場位于+1060.5m水平,布置有變電所、水泵房及水倉、消防材料庫、蓄電池電機車修理間及充電硐室等。 主立井(新建主井)井底主要硐室包括井底煤倉、中央水泵房、水倉、管子道。 在9號煤層運輸下山與輔運下山之間布置有永久避難硐室。 5、采煤工作面巷道布置、采煤方法 采煤工作面巷道采用單巷布置方式,布置運輸順槽、回風順槽。 采煤方法為長壁后退式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藝為綜合機械化開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 礦井現(xiàn)布置2個綜采工作面,9號、16號煤層各布置1個,編號分別為1909(北)11601綜采工作面。 1909(北)綜果工作面走向長1546m,目前已接近停采線,準備施工回撤通道 11601綜采工作面傾斜長215m,平均采高3.12m,工作面走向長1094m,已推進914m,剩余走向長度180m。 礦井目前無備用工作面。 6、巷道掘進工藝、裝備和支護 礦井目前布置5個煤巷掘進工作面,其中9號煤層布置1905回風順槽、運輸順反掘回風順槽里段、950m運輸巷計3個掘進工作面;16號煤層布置11602回風順槽、11602運輸順槽反掘回風順槽里段計2個掘進工作面。 掘進工作面采用綜掘工藝,膠帶輸送機運輸,錨桿機安設錨桿,支護材料、設備 采用軌道礦車運輸。 二、提升、運輸系統(tǒng) 1、主提升、運輸系統(tǒng) 1909(北)綜采工作面煤炭運輸線路:工作面刮板輸送機一運輸順槽轉載機一運輸順槽破碎機一順槽膠帶輸送機一9煤北翼集中運輸巷膠帶輸送機一上倉皮帶巷膠帶輸送機一主井井底煤倉一皮帶巷膠帶輸送機一主井箕斗一洗煤廠上倉膠帶輸送機。 11601綜采工作面煤炭運輸線路:工作面刮板輸送機一運輸順槽橋式轉載機一破碎機運輸順槽帶式輸送機→11601運輸順槽皮帶→16煤運輸下山皮帶→16煤運輸斜巷皮帶1903運輸順槽皮帶一9煤集中運輸下山皮帶一925m上倉皮帶巷皮帶一16煤煤倉一皮帶 巷膠帶輸送機一主井箕斗一洗煤廠上倉膠帶輸送機。 2、輔助提升、運輸系統(tǒng) 1909(北)綜采工作面輔助運輸線路:地面一副井→9煤輔運下山一+817m車場及石門一1909(北)回風順槽一綜采工作面。 11601綜采工作面運料:地面一副井一9煤輔運大順槽一9煤輔運下山→+950輔運車場及石門一16煤運輸下山一11601運輸順槽一11601工作面。 三、礦井通風系統(tǒng) 礦井通風方式為機械抽出式,通風系統(tǒng)為中央并列式,由主立井、副立井和2號副立井進風,回風立井回風?;仫L立井安裝FBCDZ-8-M26型防爆對旋軸流風機2臺,1用1備,通風機額定區(qū)量4920~10s00m/min,負壓3190~1050Pa,電機功率2x315kW,電壓等級10kV,用雙回路供電。采用變頻控制,反風方式為反轉反風?;仫L立井井口設防爆蓋、安全人出口。 綜采工作面采用“U”形全負壓通風。 井下中央變電所、中央水泵房、消防材料庫等硐室均布置在進風流中,電機車充電硐室及采區(qū)變電所采用獨立通風。 四、防排水系統(tǒng) 在主立井井底附近布置中央水泵房,安裝DF420-90x7(P)型礦用耐多級心泵5臺,正常涌水時2臺工作,2臺備用,1臺檢修;最大涌水時4臺工作。排水管路2趟中325x15mm無縫鋼管,沿主立井井簡敷設。 在副立井+1060.5m水平井底車場水泵房安裝DF155-67x6型耐腐蝕水泵3臺,用1備1檢修:排水管中194x8mm無縫綱管2趟,沿副立井井設。 另外,在主立井井底水倉安裝BQ550-690/8-1600/S型礦用潛水泵2臺,排水管選用Ф325x17mm無縫鋼管2趟,沿主立井敷設,直達地面。礦井配備有專職防治水人員和探放水隊伍。 五、壓風及輸送系統(tǒng) 工業(yè)廣場布置空壓機房,安裝SA200A型螺桿式空氣壓縮機4臺,2用2備,流量35.1m/min、排氣壓力0.75MPa,電機功率200kw。礦井壓風主管路采用φ219×7mm無縫鋼管,沿副立井井簡敷設至井下。井下支管路選用Φ108×4mm無縫鋼管。井下避災路線上均安設有壓風管路,并設置供氣閥門。 六、供電電源 副井工業(yè)廣場建有35kV變電所,兩回電源引自棋盤井220kV變電站35kV側不同母線段,采用LGJ-240型鋼芯鋁絞線架空線路,線路長度5.6km。 35kV變電所設35kV、10kV和380V三個電壓等級,均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方式安裝KYN61-40.5型35kV配電柜8臺、SZ9-20000/35±4X2.5%/10型變壓器2臺KYN28Z-12型10kV配電柜30臺、10kV動態(tài)無功補償裝置2套(補償容量2X3000KVAR)S9-630/10/0.4型變壓器2臺、GCS型380V配電柜9臺 七、通訊聯(lián)絡系統(tǒng) 礦井行政通信依托市話網(wǎng),設HG-256型(256門)數(shù)字程控調度交換機,地面電話分機40部,井下中央變電所、水泵房、避難硐室、采掘工作面等安設礦用本安電話機70部。入井通信電纜采用50對通信電纜2條,沿福立井和2號副立井井簡敷設。 設KT425型井下應急廣播系統(tǒng),配置應急廣播終端30臺。礦井配置有工業(yè)視頻監(jiān)視系統(tǒng),調度室設液品顯示器組成大屏,井下變電所、水房及運輸環(huán)節(jié)安設監(jiān)控攝像頭40臺,地面調度室、主斜井驅動機房等安設監(jiān)控攝像頭30臺。 八、瓦斯防治系統(tǒng) 礦井建立瓦斯管理和瓦斯防治系統(tǒng)。配備專職瓦斯檢查員,建立瓦斯巡回檢查、“炮三檢”、礦長和總工程師審查瓦斯日報、瓦斯隱患排查等制度,制定了預防瓦斯積聚措施、防爆措施和隔爆措施。裝備一套KJ70X安全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tǒng),配備瓦斯檢查儀,形成瓦斯個體巡檢和安全監(jiān)測監(jiān)控的瓦斯防治系統(tǒng)。 九、防塵系統(tǒng) 主井工業(yè)場地建有1000m生產(chǎn)用水清水池1座。井下消防與酒水合用一趟管路沿主立井敷設至井下,水源取自處理后的礦井水,供井下生產(chǎn)、消防灑水使用,不足部分由棋盤井自來水供水管網(wǎng)補充。井筒及大巷采用中159×6mm無縫鋼管,順槽采用中108×4mm無縫鋼管。井下膠帶輸送機巷道、輔運巷道、回風巷道及采掘工作面等均設消防酒水設施,膠帶輸送機巷道每隔50m設置支管和閥門,其它巷道每隔100m設置支管和閥門。運輸巷道、回風巷道設有凈化水幕,在采掘工作面、轉載點、卸載點等處設噴霧酒水裝置;礦井安設主隔爆設施、輔助隔爆設施、凈化水幕及酒水裝置 十、防滅火系統(tǒng) 礦井采用黃泥灌漿系統(tǒng),利用地面灌漿站和現(xiàn)場移動式防滅火灌漿系統(tǒng)對采煤工作面進行預防性灌漿和酒漿的綜合防滅火系統(tǒng)。灌漿管路采用Ф108x4mm無縫鋼管,輔運順槽敷設至采空區(qū)。工作面運輸順槽配備W-24型移動式阻化劑噴射裝置,建立JSG-8型火災束管監(jiān)測系統(tǒng)。入井電纜具有煤安標志,裝備阻燃抗靜電輸送帶。副井工業(yè)廣場建有地面消防材料庫,井下設消防材料庫,機電設備室等處配備有防滅火器材。 布置在煤層中的大巷實行煤壁噴漿封閉。 十一、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tǒng) 礦井安設KJ70X型煤礦安全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tǒng),調度中心安設監(jiān)控主機2臺;礦井安設監(jiān)測監(jiān)控分站18臺,分別安設在井下變電所、地面主要通風機配電室等地。裝備甲烷傳感器40臺、溫度傳感器18臺、一氧化碳傳感器38臺、二氧化碳傳感器5臺、氧氣傳感器5臺、風速傳感器5臺、負壓傳感器1臺、粉塵傳感器7臺、水位傳感器1臺煙霧傳感器23臺、風門開關傳感器18臺、設備開停傳感器18臺、饋電斷電傳感器9臺、風筒傳感器5臺,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與鄂爾多斯市能源局、內(nèi)蒙古煤礦安全監(jiān)察局實現(xiàn)聯(lián)網(wǎng)。 十二、人員定位系統(tǒng) 礦井配置有KJ1628J型井下人員位置監(jiān)測系統(tǒng),實現(xiàn)井下人員位置監(jiān)測、考勤自動化管理,設分站9臺、讀卡器43臺,配置人員車輛識別卡1300個 十三、爆炸物品儲運系統(tǒng) 根據(jù)井下開拓開采布置,礦井采用綜采、綜掘工藝,僅在掘進巖石巷和過斷層時需要爆破作業(yè)。礦井地面已有爆炸材料庫,庫容為雷管10000發(fā),火藥5t。該爆炸材料經(jīng)過當?shù)毓膊块T驗收。井下爆炸材料用量較少,井下不設爆炸材料庫和發(fā)放室。 十四、地面生產(chǎn)系統(tǒng) 主立井安裝兩套塔式摩擦式提升系統(tǒng),其中一套為箕斗主提升系統(tǒng),裝備1對321箕斗,型號為JKM-4.5X4PI,最大提升速度11.78m/s,摩擦輪直徑4.5m,導向輪直徑4.5m。原煤提升至地面后,經(jīng)膠帶輸送機運至地面圓簡倉,然后經(jīng)膠帶輸送機運至洗煤廠。地面設有2個儲裝合一的中22m的圓簡倉,儲量為1萬t。副立井擔負人員、材料、設備等輔助提升任務,采用多繩摩擦式提升方式,塔式布置,安裝.JKM-4X4型多繩摩擦式提升機,滾簡直徑4m,最大提升速度7.95m/s,電機功率1400km,電壓等級直流750V。提升容器為1t礦車單層雙車罐籠一對(一寬一窄)鋼絲繩采用37ZBB6VX30+FC-1670型首繩4根和163X27ZAB-P8X4x9-1370型尾繩2根。 十五、礦山緊急避險與救護系統(tǒng) 1、緊急避險 在井底車場設永久避難酮室1座,額定避險人數(shù)100人。采用壓風供氧方式,永久避難酮室由2個過渡室、1個生存室組成。采用錨(索)網(wǎng)噴支護形式,安裝防爆門密閉門,硐室內(nèi)安裝壓風供氣裝置、供水施救裝置、通信聯(lián)絡、安全監(jiān)控分站及傳感器、人員定位分站、應急廣播終端,配備有自救器、藥品等。 在長度超過1000m的工作面運輸順槽和輔運順槽各設置自救器補給站。 2.應急救援系統(tǒng) 礦井成立有應急救援機構,編制《鄂托克旗建元煤焦化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安全事應急預案》,并在鄂托克旗能源局備案(備案編號:152725-2022-(MK)018)。 礦井成立礦山應急救援中隊,配備隊長1人、設備維修管理員1人,下設3個小隊每個小隊9人,配備礦山救護儀器和裝備。礦井距鄂托克旗第二人民醫(yī)院12km,與鄂托克旗第二人民醫(yī)院簽訂有醫(yī)療應急救援協(xié)議(有限期限2022年2月19日-2023年月18日),可在一旦發(fā)生事故時及時救援。 十六、衛(wèi)生、保健與健康監(jiān)護系統(tǒng) 礦井成立職業(yè)衛(wèi)生領導機構,建立有職業(yè)病危害防治責任制度、職業(yè)病危害警示與告知制度、職業(yè)病危害項目申報制度、職業(yè)病診斷、鑒定及報告制度、職業(yè)健康監(jiān)護管理制度、職業(yè)病防護設施管理制度以及勞動者職業(yè)健康監(jiān)護及其檔案管理制度等。 礦井在聯(lián)合建筑樓內(nèi)設礦山保健急救室,急救醫(yī)療器械及常用急救藥品,并配備專業(yè)衛(wèi)生人員。 礦井委托鄂托克旗盛康綜合門診部對員工進行職業(yè)健康檢查。 十七、安全管理系統(tǒng) 礦井建立有安全管理機構,配備相應的安全生產(chǎn)管理人員。由礦長組織制定安全生產(chǎn)責任制、安全生產(chǎn)管理制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等。企業(yè)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及特殊工種人員均進行了培訓、考試,持證上崗。 主要危險、有害因素: 礦井在生產(chǎn)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有:頂板傷害、瓦斯爆炸、煤塵爆炸、礦井火災、礦井水害、爆破傷害、提升運輸傷害、電氣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壓力容器及管路爆炸、高處墜落、噪聲振動、中毒窒息等。礦井重大危險源:煤塵爆炸危險、煤層自然發(fā)火危險。 |
|||
評價機構及項目組情況 |
評價機構 |
山西智博安環(huán)科技有限公司 |
||
資質證書 |
APJ-(晉)-006 |
資質有效期 |
2025年6月8日 |
|
項目組組長 |
張紅芒 |
采礦 |
0800000000100722 |
|
項目組成員 |
張秀麗 |
安全 |
1700000000300404 |
|
張雷 |
電氣 |
1100000000303514 |
||
蔡肖彪 |
采礦 |
S011013000110193000473 |
||
閆永鋒 |
地質 |
1100000000303512 |
||
琚震威 |
礦建 |
1700000000300160 |
||
張建國 |
機械 |
0800000000100579 |
||
賈智鑫 |
通風 |
S011011000110193000008 |
||
技術負責人 |
魏秀泉 |
過程控制負責人 |
劉玉泉 |
|
報告編制人 |
蔡肖彪、張紅芒 |
報告審核人 |
洪艷 |
|
評價現(xiàn)場 |
現(xiàn)場勘驗人員 |
張紅芒、蔡肖彪、魏秀泉、張雷 |
||
現(xiàn)場勘驗時間 |
2022年10月31日、2023年1月17日 |
|||
評價結論 |
依照(煤礦企業(yè)安全生產(chǎn)許可證實施辦法》國家煤礦安全監(jiān)察局第8號令、《安全評價通則》(AQ8001-2007)、《煤礦安全評價導則》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定要求,我公司組織評價組人員先后兩次對礦并進行現(xiàn)場檢查,認定礦井就評價組人員提出的安全隱患問題已落實整改。 評價認為: 1.礦井在生產(chǎn)過程中可能引起的火災、瓦斯與與煤塵爆炸、水害、片幫冒頂?shù)葹暮?,機械傷害、電氣傷害及其他危險、有害因素已經(jīng)采取安全技術管理措施,并得到有效控制。 2.礦井安全管理機制、安全管理制度等適應安全生產(chǎn)需要,形成適應礦井生產(chǎn)地廖。質條件的安全管理模式,礦井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投入、安全管理機構及其人員配置滿足安全生產(chǎn)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 3.礦井開采境界與批復的礦權范圍一致,現(xiàn)采的9號、16號煤層標高未超過《采礦許可證》批復的標高范圍,井下巷道與采掘工程平面圖標注一致,無超層越界現(xiàn)象礦井開采境界符合,采礦許可證》批復的范圍和標高,符合要求 4.礦井通風、排水、供電、提升運輸、安全避險“六大系統(tǒng)”等系統(tǒng)設施健全完善;礦井生產(chǎn)系統(tǒng)、輔助系統(tǒng)及其工藝、設施和設備等符合安全生產(chǎn)法律法規(guī)及技術標準的要求。 5.礦井開采方法及開采工藝先進合理,滿足設計要求。 6.礦井對井田范圍內(nèi)的采空區(qū)、廢棄巷道均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并使其危險得到有效控制。 7.我公司評價組人員在對礦井進行安全現(xiàn)狀評價的過程中,對礦井不符合安全生產(chǎn)規(guī)定事項或現(xiàn)場存在的隱患問題,歸納整理出23條,并提出整改建議,已經(jīng)與礦方進行溝通交流,得到礦井認可,礦井積極組織人員整改。評價組人員經(jīng)過現(xiàn)場復查確認礦力已按要求全部落實。 鄂托克旗建元煤焦化有限責任公司建元煤礦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機構,安全管理體系運行有效,安全管理模式滿足安全生產(chǎn)需要。礦井在生產(chǎn)過程中存在的瓦斯、煤塵煤層自燃、水害、頂板等主要危險、有害因素,采空區(qū)、廢棄巷道及其他危險、有害因素已采取了有效措施,并得到有效控制;各生產(chǎn)系統(tǒng)和輔助系統(tǒng)、生產(chǎn)工藝、安全設施、設備、職業(yè)危害防治、安全資金投入等安全生產(chǎn)條件基術符合有關安全法、法規(guī)、標準等要求,滿足設計產(chǎn)能5.00Mt/a的安全生產(chǎn)需要,具備安全生產(chǎn)許可證的辦理條件。 |
|||
報告簽發(fā) |
報告簽發(fā)人 |
魏秀泉 |
簽發(fā)時間 |
2023年1月29日 |